当前位置:首页>>专题

第二章 动力与你同在

现在市场上主流的掀背小车,大抵都是以前置前驱或者前置四驱的形式来驱动。

 2017/5/27 撰文: 摄影: 来源: 点击数:590965
第二章 动力与你同在
现在市场上主流的掀背小车,大抵都是以前置前驱或者前置四驱的形式来驱动。但偏偏雷诺这么一个非主流,就要把V6塞到Clio的小身板里,做出Clio V6赛车还不满足,还得弄个民用版让广大雷诺粉们尝尝他们的最热佳肴,于是就有了本文这位远渡崇洋来到我们面前的法裔英国绅士,后期版本的Clio V6——Clio V6 255,它还有兄长Clio V6 230和Clio Trophy赛车父亲。
溯源
Clio能有V6这么一个版本,是拜Clio杯的狂热分子们所赐。雷诺在汽车运动领域的成就已经不必多讲,入门级的雷诺方程式与雷诺Clio杯在华夏大地同样是火热赛事。实际上,Clio杯就是业余车手们走向更大舞台的一个跳板。在21世纪初,许多来自Clio杯的老司机们已经不满足于Clio当时的动力输出了,便向雷诺提出加大发动机输出的建议,于是雷诺决定,我们应该搞个大新闻。
 
Clio V6就这样诞生了,与FF布局的普通Clio相比,Clio V6可谓是脱胎换骨。输出227匹马力的PSA ES9J4 60°夹角的V6发动机被直接扔进车厢后排,摇身一变成为MR布局,但这种大手笔的改变却直接打破了原本针对FF布局所设计的悬挂的平衡。当时的F1飞箭车队管理者TWR听说了这么件事,就加入到项目中来成为“监工”,重新设计了悬挂系统,使前麦弗逊结构被安装在更坚固的副车架上,原装的后扭力梁也因为V6发动机与6前速手动变速箱的到来早早退位,直接被多连杆系统取代。
 
先别高兴太早,数据漂亮的车子未必开起来就真的爽快。有V6发动机的加持,小小Clio真的有变快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并不惊喜,反而有点令人失望——V6版的0-100km/h加速成绩仅比同时期的172 Cup版本快了0.5秒,V6对L4多出的260千克重量,相信是罪魁祸首。另外由于短轴距和重量分布的问题,Clio V6对驾驶者也十分不友好。如果说911有“寡妇制造机”之称,那么叫Clio V6为“情侣侩子手”也不为过。
修修补补又一年
刚刚所介绍的是Clio V6 230,mk1版本。而我们手上的这辆蓝色大宝贝是经过升级的mk2版本。mk2相对于mk1,虽说没有质的飞跃,但每一项进步都令原来的缺点可以忽略不计。
 
首先是动力部分,V6的天然优势在保时捷的帮助下被放大至255马力,然后较之前更短的齿比意味着你和你的肾上腺素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以100km/h以上的速度移动。前后轴距与左右轮距的加长加宽,令“情侣侩子手”成为空谈,更大扁平比与更宽的后轮使沉重车尾更加可控,还有诸如车架的加强与悬挂参数的变更,让车手在进行重量转移的时候能够更加阴柔。三个字总结:更快了。
热力追踪
Clio的V6发动机就这么放在你的背后,虽然有一大一小两层护板用于隔音隔热,但我在车内还是能感觉到少许闷热。但水箱放置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依旧是在车头进行撞风,这意味着,如果你开Clio V6去购物,副驾不能坐人。
 
开个玩笑,我们言归正传,Clio V6的“热力”当然与它的V6脱不开干系。由于没有得到车主的授权,我们并不能进入赛道进行试驾(这宝贝太稀有),所幸有足够的时间与它相处,在这个过程中还是得到了不少信息。
 
车内的布局十分简洁,与国内低配的手动车型如出一辙,但我不认为你们的低配车型会拥有一个V6的大心脏,而且是一个占据你们后备箱空间和车内空间的大心脏,对了,这还是一辆两厢车。
 
拍摄照片的途中,Clio需要多次通过减速带,正是这样,我深深地体会到工程师们对这个悬挂调校的功力之深厚。前轮通过减速带时,是轻快,因为车身前部没有过多的重量。后轮通过减速带时,是到位,一颗硕大的V6压在后轴的正上方,过软的弹簧会使得屁股反应迟钝,过硬的弹簧会牺牲太多舒适性(毕竟街车),对减震器的要求也是一样的,需要配合弹簧的软硬来调整阻尼。你能够切实感受到车尾是有重量的,但却不会觉得它“沉”,这就是Clio V6车尾悬挂的微妙之处。
 
你可能注意到了Clio V6有一种加了宽体的感觉,这就是前面提到的mk2更长的轴距和更宽的轮距造成的,视觉上和数学上有更出色的表现,也让我更加难发现打开Clio车门的方法。把手放在银色的进风口附近,你能清晰地感受到V6的吸气以及由内而外的热辐射,流过你手掌的空气明明是凉快的,但是却是热的。
后记
截至2005年末,Clio V6 mk1与mk2版本共生产了不到3000辆,拥有Clio V6的主子们大多为“Petrol Head”或“Renault Fans”,Clio V6的意义对他们来说我觉得会比开起来怎么样更重要,这个V6我想是属于Clio的“vtec”。
                                                         ---李淼鑫
 
这辆BMW E30 M3并没有安装防滚架,只是在副驾驶位安装了一副Lifeline 1.7L手提灭火器。可能车主希望车子既能在赛道玩乐,又希望继续保持其原有的样子。在打开引擎盖欣赏那颗传奇的直列四缸引擎时,看到车子左前塔顶处有一张全日文的出厂证明。左舵又符合日本道路相关标准的进口车,在日本是允许上路的,只要你持有国际驾照。也正因为这车是左舵,时不时会在香港被交警拦下来,好在车主随身携带着完备的车辆证明,再开两年,就可以在香港申请能够合法上路的老爷车牌照了。接近100万港币的车价,加上重金改装,请允许我感慨一句:“有钱真好!“
                                                          ---王戈

 

1页 / 共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转到